NFC技術,作為近場通信的代名詞,自2003年由飛利浦和索尼聯合研發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二十年的發展歷程。2004年,隨著諾基亞的加入,NFC論壇成立,共同推動這項技術在全球的推廣與應用。如今,NFC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移動設備、消費電子產品、PC及智能控件工具間的近距離無線通信,實現非接觸式識別和互聯。
近年來,NFC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在2016年,Apple Pay基于NFC技術進入中國,引發了業界對NFC技術的新一輪追捧,當年相關專利申請量激增。盡管Apple Pay在中國的發展并未達到預期熱度,但NFC技術陣營的實力卻日益增強,競爭也愈發激烈。
從全球范圍來看,NFC技術的專利申請量持續增長。從2003年至2024年5月,全球涉及NFC技術的相關專利申請總數達到了72798件,其中中國申請量占全球42%,顯示出中國在NFC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的積極態度。
回顧NFC技術的發展歷程,2004年之前可以視為技術的萌芽期。當時,NFC技術主要由飛利浦、諾基亞和索尼等公司推動,并提交了標準草案給ECMA國際組織。這一時期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少數參與初始開發和標準制定的大公司手中,如索尼、NXP、諾基亞等。索尼憑借其在NFC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迅速成為該領域的龍頭企業。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NFC的應用場景也日益豐富。除了移動支付外,NFC技術還廣泛應用于個人數據的存儲和獲取、電子票證等領域。帶有NFC功能的設備允許用戶隨時隨地進行數據傳輸和信息交互,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然而,盡管NFC技術具有諸多優勢,但在實際應用中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在移動支付領域,二維碼支付仍占據主導地位,NFC技術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小。此外,NFC技術的產業應用性尚不成熟,國內企業的基礎專利持有量較少,且專利布局相對較弱。
針對這些挑戰,我國NFC企業應積極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提升核心技術的競爭力。同時,加強專利布局和保護,防止技術被濫用或侵權。此外,還應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共同推動NFC技術的產業化進程。
展望未來,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支付市場的不斷發展,NFC技術有望在未來實現更廣泛的應用。我國作為智能手機應用大國和移動支付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具備NFC技術發展的優越條件。因此,我國NFC企業應抓住機遇,加強技術研發和應用創新,推動NFC技術在我國市場的快速發展。